2006年6月初的一天夜晚,被选定为空警200试飞小组组长的申长生彻夜难眠,脑海中反复闪烁着女儿的音容笑貌。
一想到完成这次试飞任务,就可以回家与妻子团聚,帮助妻子分担繁重的家务,申长生内心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。
申长生扫了一眼墙上挂钟,发现已经整整十点钟了,不由得迅速收回思绪,准备好好休息,为明天的第二次试飞养精蓄锐……
一、试飞途中、发生故障
2006年6月3日下午时分,空警200试飞小组所有成员信心满满,经过庄重的宣誓仪式之后,所有人都做好了万全的准备。
此刻,试飞小组组长申长生格外激动,这次试飞包含了无数人的心血,倘若成功完成,则代表中国的国防事业可以再向前迈进一步。
带着紧张的心情,试飞小组陆续登上了空警200预警机,随着“轰隆隆”声的响起,机组人员开始仔细记录着每一项数据。
展开剩余83%升空后两个小时内,飞机状况一切正常,机舱内的每个人都在做着记录和汇报,先前紧张的心情很快被兴奋所取代。
然而,就在飞机飞临安徽省广德县上空时,报警器突然响了起来,紧接着,飞机开始剧烈的摇晃,速度也在不断下降。
申长生瞄了一眼仪表盘,飞机的速度已经从600公里/小时,骤然下降到400公里/小时,在申长生的指示下,所有人连忙检查推力、转速和温度等发动机指标,却发现一切都处于正常范围。
舱内成员都急得直冒汗,可飞机的失速现象却越来越明显,如果不马上找到故障的原因,飞机很快就会不受控制坠毁。
随即,申长生提出下压机头,试图以让飞机俯冲的方式,来获得更高的速度,可一旦飞机转换成平飞状态,就会再次发生抖动。
忽然,经验丰富的申长生想到了机翼,随即派人进行检查,不出所料,机翼上结了厚厚的冰,飞机的动力布局已经被破坏。
为了防止飞机升力速度进一步减少,试飞小组成员连忙启动除冰功能,令人绝望的是,除冰功能恰巧失灵。
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让飞机俯冲下降,获得足够的动力来稳住速度,可此时飞机所处的高度已经没有的下降的空间……二、紧急抢救、最终遇难
众人手忙脚乱之际,机翼的冰层继续累积,飞机完全失去了控制,难以保持平衡,舱内人员甚至已经可以看到地面的建筑物。
灾难即将发生,机舱中的所有人都安静地等待转机,申长生的思路仍非常清晰,连忙命人升起飞机,防止飞机落入居民区。
所有人协同操作,最终艰难地将飞机抬高了几米,待到飞机刚刚掠过居民区,就悲剧地撞在了山腰之上,机身瞬间粉碎。
事故发生的消息传到指挥部后,指挥部连忙联系消防和医疗队伍赶赴现场,消防队伍搜寻了五天,仅找到了五具较为完整的尸体。
指挥部已经意识到,空警200中的40名人员已经全部牺牲,为纪念这40名烈士,人们将飞机坠毁的山峰称为“英烈山”。
惨烈的“6·3空难“,是我军空军史上一场严重的灾难,机上34位军事专家、5名飞行人员以及1名通讯人员悉数就义。这40名烈士均是国内航空领域的顶级人才,常年坚守在科研一线,为空警200的研制和我国国防工作耗尽心血。
在这40人当中,申长生是年龄最长者,于1951年出生,是解放军空军部队中的首席试飞员,有着丰富的试飞经验。
在此之前,申长生曾多次参加试飞任务,总是能圆满完成上级的指示,凭借过硬的本领,申长生获得过二等功1次,三等功6次。
原本申长生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,这是最后一次试飞任务,这次接到试飞任务时,申长生还向女儿保证会平安归来。
面对常年忙于家务的妻子,申长生特意交代了自己往返的行程,并嘱咐妻子无须专门为自己准备饭菜,像往常一样放在锅里即可。
可妻女等来的却是申长生遇难的消息,女儿在日记中写道:“我爸爸工作不让人打扰,他是世界上最有温度的爸爸,我为他而骄傲……”三、亲属大义、深刻反思
在遇难的飞行员中,年龄最小的是秦澎,仅有24岁,秦澎虽是山区的孩子,却自幼渴望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。
“6·3空难”发生之后,部队战友和警察一同来到秦澎家中,哽咽着将事故的前前后后告知给了秦妈妈,秦妈妈的心如同刀绞一般,她强忍着痛苦,向部队领导提出了一个请求:“请领导给孩子开一份烈士证明吧,证明他是为国捐躯的,而不是因为犯法而死去的,让我能够光荣地面对所有人。”
看到秦妈妈如此深明大义,部队领导命令所有战士向秦妈妈敬礼,等到部队离去之时,村民们纷纷出门送别秦澎。
村中的妇女为防止秦妈妈过度伤心,一直在身后搀扶着秦妈妈,所有的乡亲们都表情严肃,不约而同地哀悼烈士。
秦澎逝世之后,秦妈妈更加忙碌起来,试图用劳累来缓解内心的痛苦,每当空中飞机飞过,秦妈妈总要抬头望一眼。
空警200试飞失败,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讨论,专家们收集了所有的飞机残骸,发现飞机失事是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。其中,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机翼结冰,这也是当时我国航空工业的短板之处,一旦机翼结冰,最好的办法只能是启动除冰系统。
只不过空警200的系统出现了故障,机组成员唯一的生还希望就是紧急迫降,奈何当时的情况不允许飞机寻找适合的降落地点。
申长生只能尽人事耳听天命,不管前方地形如何,都要使飞机紧急降落,申长生想抓住这最后一丝希望,拯救机组成员。
为了不让飞机撞落在居民区,造成更大的伤亡,申长生不得不命人抬高飞机高度,只可惜,居民区的前往是一座山……
发布于:天津市